菜鳥自提櫃香港菜鳥自提櫃香港菜鳥自提櫃香港
——二〇二〇年我省優質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暨促消費活動側記
活動啓動儀式現場。
直播帶貨。
手工藝品展出。
會寧當地特色產品。
會寧當地特色產品。
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數九寒天沐暖陽。2020年12月26日,以“根植紅色沃土、提升綠色消費”為主題的2020年甘肅省優質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暨促消費活動在會寧縣啓動。此次活動,既是2020年各項消費促進活動的深入延續,也是2021年擴大內需的良好開端,旨在通過省市縣三級聯手展銷、區域聯動擴銷、業態融合促銷等方式,拓寬我省特色產業產銷對接渠道,擴大我省農特產品銷售規模,在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
趙麗萍
越是疫情當前、環境複雜,越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2020年以來,全省商務系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脱貧攻堅收官工作和“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擴大銷售,鼓勵支持產區政府和全省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
隴貨甘味“豐收宴”
全民樂購“隴上行”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指出,甘肅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晝夜温差大,非常適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逐步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出了一大批“甘味”農產品特色優勢品牌。高原夏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牛羊肉等全國聞名,國內外銷售量持續攀升,受到全國乃至世界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2020年12月26日,在2020年甘肅省優質農特產品展示展銷促消費活動上,來自全省14個市州、蘭州新區以及近鄰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海原縣等地的多種優質農特產品集中亮相。500多家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電商企業、酒類企業、地方民俗及非遺文創產品生產企業,帶來了15大類1300多種特色產品參與展示展銷,向省內外採購商及廣大消費者展現品種豐富、特色鮮明的隴原特產。同時,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家中央廚房、電子商務、綜合超市、大型流通等採購企業,線下體驗、線上推介,全面推動採購簽約、貿易洽談。在線下傳統銷售的基礎上,採取直播帶貨、在線支付等新型消費方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拓寬銷售渠道。14個市州展館、小吃館、電商直播帶貨館以及會寧縣28個鄉鎮館共銷售產品24.53萬單。其中,線上16.11萬單,線下8.42萬單;銷售額2633.8萬元,其中,線上787.1萬元,線下1846.7萬元。
在前期各市州商務部門和供應商、省內外採購商積極對接洽談的基礎上,推介簽約會共達成貿易合同和購銷協議73個,總金額15.6億元,涉及牛羊肉、高原夏菜、中藥材、馬鈴薯、酒類、糧油等特色農產品。最大簽約額達1.3億元,東西商家簽約比例高,進入大流通的態勢明顯。
在優質豐富農畜產品的支持下,我省培育出了一大批優質畜產品。據瞭解,目前全省牛飼養量750萬頭,居全國第十三位;羊飼養量3600萬隻,居全國第七位;同時,還擁有全國唯一的白犛牛產地。
在特殊自然稟賦的支撐下,我省因“天干地不幹”的氣候特徵,成為發展綠色優質特色農業的沃土。據悉,目前全省蔬菜種植面積約870萬畝,產量2100多萬噸,分別居全國第十八位和第十七位,高原夏菜全國聞名;蘋果栽植面積約500萬畝,產量400多萬噸,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五位。我省蘋果產業帶地處中國乃至世界鮮食蘋果最佳適生區,果品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馬鈴薯種植面積1100多萬畝,產量1300多萬噸,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是馬鈴薯生產大省,也是國內馬鈴薯重要產區和最佳種薯繁育基地。中藥材種植面積450萬畝,產量120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是“千年藥鄉”和“天然藥庫”。18個道地中藥材品種獲得國家原產地標誌認證。玉米制種面積130多萬畝,產量4.5億公斤以上,約佔全國總產量的43%,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是全國現代種業三大核心基地之一。
在綠色生態產品品質的支撐下,我省始終把農產品品質作為“甘味”品牌的生命線,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和“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標準化生產”兩個“三品一標”建設,確保“甘味”農產品綠色、有機、生態、安全。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向社會發布了《“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包含蘭州百合、靜寧蘋果等“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峯頭”等50個區域公用品牌,以及隴南“祥宇”橄欖油等150個企業商標品牌,涵蓋了“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產業及地方特色農產品。入選產品均為綠色、優質、安全可追溯的甘肅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
農產珍饈“雲對接”
湧進異地“菜籃子”
雲注動能,疏通了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的“中梗阻”。近年來,省商務廳搶抓政策機遇,積極向商務部彙報爭取到73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示範項目的引領帶動下,打通了農特產品的網上銷售渠道,引導電商企業和農户、合作社在淘寶、京東、蘇寧、拼多多等國內知名電商大平台開設網店。目前,全省8萬多家網店中40%以上都在銷售農產品。
一方面“借船出海”,不斷加大與頭號電商、新媒體電商的合作,建設線上特色館和線下體驗(服務)店;另一方面“造船出海”,積極培育壯大本土電商平台,引導省內傳統企業開展線上線下營銷。“百合生活網”“家立方”等地方優勢電子商務平台持續發展壯大,互聯網銷售、運營、配送產業生態鏈逐步完善,助力農產品上行。目前,我省已形成縣電商服務中心、鄉鎮電商服務站、村電商服務點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全省電子商務購銷比由12:1提升至6:1,實現了增收節支同步提升。
隨着數字經濟的興起,直播帶活已不再是明星的“專屬領域”。在廣袤鄉村,農民把手機當成新農具,把直播當成新農活,以田間地頭為佈景,以綠色生態為賣點,推銷農產品、售賣山裏貨。省商務廳積極適應網絡直播經濟新趨勢、新業態,聯動市縣開展“網紅直播帶貨”“甘肅道地藥材線上產銷對接會”“雙品網購節”等活動。
2020年5月,省商務廳聯合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字節跳動和快手科技五大直播平台,成功舉辦了以“電商扶貧,有你有我”為主題的“甘肅省第一屆直播電商帶貨大賽”,在全省掀起了網絡直播促銷的新熱潮。2020年6月18日,聯合京東、快手電商平台,舉辦了以“隴原精品、貨達天下”為主題的甘肅專場直播暨“隴貨精品網上行,直播電商助扶貧”活動,當天帶動銷售農產品超億元。2020年以來,全省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165億元,帶動全省農民人均增收320元。
為了適應新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要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和招才引智工作,保障電商扶貧健康穩定長期發展,省商務廳在對貧困地區幹部、返鄉大學生、農民工等開展電商普及培訓的基礎上,從2017年開始,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推進分類分層培訓,為電商扶貧提供了人才支撐。聯合商務部市場建設司舉辦電商專家(甘肅)下鄉活動,組織選派電商扶貧骨幹參加了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商精準扶貧講師專題培訓班”,舉辦全省電商扶貧產品“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培訓班。2020年,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組織開展線上培訓,內容涵蓋區域產業電商、縣域農村電商、電商精準扶貧、新零售、電商創新創業、直播帶貨等領域近百門課程,培訓超過2萬人次。
東西協作“合眾力”
“甘味窗口”慕名來
加大東西部協作,為隴貨“甘味”找“婆家”。一直以來,省商務廳高度重視東西協作消費扶貧工作,持續加大與東部地區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隴貨“甘味”進機關、進學校、進食堂、進社區、進超市,進一步拓寬農畜產品產銷對接渠道。2018年11月,省商務廳與天津市商務局簽訂《東西部協作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達成了拓展我省特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打造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訓平台等方面的合作共識。
2018年,省商務廳支持部分市州在天津、廈門、青島、福州建成5個特色產品電商體驗館,組織全省500多種優質特色產品入駐,打造貧困地區特色網貨“走出去”的“新窗口”。2019年,對照《天津市消費扶貧專項工作方案》,牽頭制定了《甘肅省主動對接落實天津市高質量推進東西部扶貧專項工作方案》,推動定西、隴南、臨夏商務部門分別制定對接福州、青島、廈門的《消費扶貧工作方案》,強化農產品產銷銜接、擴大定點採購銷售規模。2020年,5個電商體驗館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達2700多萬元。
促銷代扶,以購代幫。近兩年,省商務廳多次組織市縣商務部門和企業代表赴青島、天津、廈門、福州等地,與當地商務部門及企業進行專題座談,舉辦“東西協作消費扶貧隴貨精品對接會”,達成跨境電商、電商培訓等一批合作意向,簽訂牛羊肉、高原夏菜、中藥材、蘋果等特色產品採購協議。2020年1月,省商務廳舉行了“甘肅特色農產品供應東西協作幫扶城市發車儀式”,組織價值約1100萬元的牛羊肉、蘋果、黃瓜、洋葱等特色優質產品,及時供應天津等東部幫扶市場。2020年6月9日,省商務廳又聯合天津市商務局共同舉辦“2020津甘協作消費扶貧隴貨精品線上對接會”,通過屏對屏交流、點對點互動,共簽訂採購項目51個,簽約金額達9229萬元。會上,省商務廳與天津市商務局、京東集團三方簽訂了《津甘協同打造京東甘肅農特產館合作協議》,搭建我省產品在津銷售“雲平台”。2020年10月下旬,省商務廳組織全省130家電商、農產品流通企業赴福州、廈門舉辦“甘味祥福”消費扶貧隴貨精品對接會,着力提升福州“定西館”和廈門“臨夏館”功能,將市級館升級為省級館,促進全省60餘家農特產品生產流通企業、電商企業與東部地區達成合作,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2.88億元,為我省企業搭建了消費扶貧協作平台,建立了線上線下銷售長效機制。
念活隴原“富民經”
產銷對接“甜兩頭”
消費扶貧,一頭連着農村的貧困户,一頭牽動着旺盛的消費需求。架起這座“扶貧橋”,就打通了貧困户農產品銷售渠道。近年來,為了建立全省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新架構,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營銷渠道,省商務廳組建了全省農產品流通企業聯盟,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地建立了10個甘肅省農產品銷售服務中心,支持市州和企業開展產銷對接活動。目前,省內外已建立340對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係,年銷售額達10億多元。
同時,為了完善全省市縣鄉農產品市場體系,2018年以來,省商務廳累計支持建成運營50個產地批發市場、60個冷鏈倉儲物流、1170個農貿市場項目,建成運營的10個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年成交額已超過260億元。疫情期間,結合市場保供工作,籌措資金支持61個骨幹市場及冷鏈物流企業加大收儲量、暢通進貨渠道、加強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的保供穩價作用。逐步完善的市場體系,正在成為我省農產品出村、出縣、出省的重要載體。
2019年,省商務廳承辦了“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扶貧(甘肅)行”活動,深入臨夏州和白銀市靖遠縣採購特色產品。組織市縣商務部門和200多家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民合作社,赴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20多個省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的產銷對接活動,基本覆蓋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國際陸海新通道沿線省份。據瞭解,僅2019年,全省各市州商務系統累計舉辦或參加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120多場,向貧困地區採購金額達9.2億元。2020年舉辦2020甘肅道地藥材線上產銷對接會、2020年甘肅省農特產品銷售服務中心線上線下產銷對接活動、2020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扶貧行(甘肅)活動,達成採購額超過10億元。產銷對接活動正在成為促進精準脱貧、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未來,全省商務系統將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持續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擴大內需工作部署,紮實做好特色優勢農產品產銷對接和消費促進工作,進一步提升我省優質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鞏固脱貧攻堅成果,釋放消費扶貧潛力,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新的動力。
編輯:李振英
責編:黃昕鵬
主編:史 菜鳥自提櫃香港 菜鳥自提櫃香港昆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電話:0931-8688154
ICP備案:隴ICP備11000652號-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280721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4 甘公網安備菜鳥自提櫃香港62010002000007號菜鳥自提櫃香港
菜鳥自提櫃香港杜絕虛假報道菜鳥自提櫃香港歡迎社會監督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82558163菜鳥自提櫃香港
菜鳥自提櫃香港版權所有:甘肅省廣播電視總枱 菜鳥自提櫃香港菜鳥自提櫃香港菜鳥自提櫃香港
菜鳥自提櫃香港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張蘇灘561號 郵編:730010 菜鳥自提櫃香港